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保安宮

◆ 保安宮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保安宮俗稱城隍廟,1888年(清光緒14年),清廷置台東直隸州於水尾〔今瑞穗)。隔年,謝芳榮先生建茅屋1間,取名保安宮,奉祀城隍,與台北大稻埕同源自福建同安,屬霞海府城隍,在台灣其輩份僅次新竹都城隍。此廟應為花蓮地區最早的城隍廟。1929年(日昭和4年),鄉民捐資改建成了3、4坪大之石造廟宇。今保安宮仍可見昭和9年陳毛、張阿炎所獻之龍虎堵。

卧經民國1950年(民國39年)集資重建為水泥磚造瓦混合構造之廟宇。1972年(民國61年)復重新建設,成為鋼筋水泥構造之舊式廟宇建築,分正殿、偏殿。佔地700坪,建坪88坪,始成今日之廟宇。廟內有磚刻的福德正神,而盤古大帝牌位置於五榖先帝神龕內,頗具古意。

日治時期末期,本廟因皇民化運動險遭搗毀,幸好村民吳進益(阿番)、林朝順、楊德發將城隍金身護持遷往富興山腳下(瓦窯仔),暫時將城隍金身遷往山上的王金福家躲藏,以避免被焚毀。而保安宮雖未被拆除,但被充當穀倉。至戰後,城隍金身遷回才供奉於廟內。因此,每年農曆5月13日,在遶境活動中,其路徑必安排經過富興山腳下昔年避難處,以示不忘舊恩,如此有情有義,著實極具教化意義。

據富源耆老陳維鳳先生口述,富源舊地名"拔仔庄",此地早在漢人來此之前,已有阿美族部落於此。依據文獻推斷,至少在1877年(清光緒3年)7月,後山中路「阿眉番阿棉納納等社復叛事件」時,此處即應有駐軍。此支部隊應屬左宗棠系統的楚軍,原係駐防於台灣府城(台南)的鎮海左營。至1883年(清光緒9年)時,此地(即後山中路)所駐紮之清軍,即為張兆連所統率的鎮海中、右兩營,當時張兆連將軍的官街全稱「統領山後各軍兼帶鎮海中營總。後來1887年(光緒13年)4月完工的集集水尾古道(又稱關門山古道)的東段,即由張兆連於富源督工興篥。•「拔仔兵」存在於文獻上,足以顯示此地在清末軍事上實具有研究的價值。而保安宮的位置所在,就在漢人庄和原住民部落的界線上,這樣的地理區位,也深具族群關係之意義。